image: A large asteroid (~12 km in diameter) hit Earth 66 million years ago, likely causing the end-Cretaceous mass extinction. view more
Credit: Image credit: Image credit: 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Don Davis
一项研究发现,从希克苏鲁伯撞击坑中抛出的沉积物中的燃烧了的有机物可能对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的大灭绝有显著作用。关于在尤卡坦半岛发生的很可能启动了白垩纪末期灭绝的一次小行星撞击的地质学记录包括了燃烧了的有机物的标记物,这些有机物的来源此前尚不清楚。Shelby L. Lyons及其同事分析了来自这个撞击事件的3个沉积物序列,从而描述了这些来源的特征以及这些燃烧标记物可能的意义,这些标记物是由多环芳烃(PAHs)组成的。多环芳烃(PAHs)的化学特征提示,碳黑的最初释放来自一个化石来源而非来自全球野火,而且经历了快速加热,这符合这个小行星撞击期间被抛出的岩石材料。这组作者估计,7.5 x 1014 到 2.5 x 1015 克之间的碳黑被从这个撞击坑抛出,并且在撞击后立即分散到了大气层中。在这些样本中也出现了木炭,这表明相对于碳黑燃烧标记物的形成,撞击之后的野火很可能延迟和拖延了,而这些野火对于这个撞击冬天以及之后的灭绝的贡献比此前认为的更小。这组作者说,迅速在全球循环的大气中的这些碳黑很可能与尘埃以及硫酸盐气溶胶结合起来,让地球变暗并且启动了一个撞击冬天和大灭绝事件。
###
Journal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