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研究探索了人类双胞胎之中的女性在出生接触来自双胞胎之中的男性的睾酮的长期效应。在大鼠和豚鼠等产幼崽的物种中,在子宫内接触来自雄性幼崽的睾酮的雌性幼崽已知会在成年期表现出典型的雄性形态和行为。为了发现这种出生前睾酮暴露对人类双胞胎之中的女性的长期效应,Aline Btikofer, David N. Figlio, Krzysztof Karbownik, Christopher W. Kuzawa和 Kjell G. Salvanes 分析了挪威在1967年到1978年之间出生的1.37多万对双胞胎的出生、家庭组成、上学和就业数据。与没有在子宫内接触双胞胎男性的双胞胎女性相比,接触双胞胎男性的双胞胎女性从高中退学的可能性高15.2%,在32岁之前结婚的可能性低11.7%,在32岁的时候收入低8.6%,并且子女少5.8%。为了排除与双胞胎男性一起养育的出生后效应的可能性,这组作者纳入了双胞胎男性在出生28天之后或出生一年后死亡的双胞胎女性的数据子集。后一项分析提示,观察到的这种关联很可能是由于出生前睾酮暴露而非出生后效应。这组作者还排除了双胞胎女性面对的可能的出生前营养不利条件。因此,在子宫内的睾酮转移可能对女童有持久的效应。这组作者说,考虑到巴西、中国、欧洲和北美的双胞胎出生率不断增加,再加上分娩延迟以及辅助生殖技术的使用不断增加,这些发现很重要。
###
Journal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