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Release

短期暴露于细颗粒物成分和死亡:来自中国32个区县的病例交叉证据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Science China Press

PM2.5及其组分暴露浓度每IQR增加相关非意外死亡的优势比。

image: 该图展示了单日滞后和累积滞后下PM2.5及其成分每IQR增加非意外死亡风险的优势比(OR)。 view more 

Credit: ©《中国科学》杂志社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暴露于特定细颗粒物(PM2.5)成分与死亡相关联,而不同组分暴露对死亡的影响在不同地区和研究中存在差异。由于中国监测数据的缺乏,PM2.5组分对人群死亡的流行病学证据较为少见。本研究由武汉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张云权博士主导,旨在量化中国人群PM2.5不同组分暴露与非意外死亡之间的短期关联。

该研究收集了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中国32个区县的每日死亡数据。利用改进的社区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型估算PM2.5主要组分(有机碳[OC]、单质碳[EC]、硝酸盐[NO3-]、硫酸盐[SO42-]和铵[NH4+])的每日浓度。采用时间分层病例交叉设计和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来评估与PM2.5及其组分短期暴露相关的死亡风险,并按性别、年龄和季节进行分层分析。

该研究共调查了非意外死亡116,959例。死亡当日PM2.5浓度平均为75.7 μg/m3(对照组75.6 μg/m3),四分位差(IQR)为65.2 μg/m3。在滞后04天,PM2.5、EC、OC、NO3-、SO42-和NH4+暴露浓度每升高一个IQR,非意外死亡超额风险分别增加2.4% [95% CI: 1.0-3.7]、1.7% [0.8-2.7]、2.9% [1.6-4.3]、2.1% [0.4-3.9]、1.0% [0.2-1.9]和1.6% [0.3-2.9]。PM2.5及其组分暴露均与心血管死亡风险升高密切相关,但只有PM2.5、EC和OC与滞后3天的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呈正相关。PM2.5及其组分对死亡的相关影响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亚组人群中存在差异。PM2.5组分对死亡的影响存在季节差异,温暖月份与EC和NO3-的相关性更强,而寒冷月份与SO42-和NH4+的相关性更强。

这项研究显示,短期暴露于PM2.5成分与死亡风险的增加呈正相关,尤其是那些来源于燃烧的成分。综上所述,本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PM2.5及其组分在中度至重度污染情景下的急性健康影响,并可为全面评估细颗粒物组分造成的死亡负担提供重要证据支持。


Disclaimer: AAAS and EurekAlert! are not responsible for the accuracy of news releases posted to EurekAlert! by contributing institutions or for the use of any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EurekAlert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