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Highlight | 11-Nov-2025

学校供餐计划能否提升儿童综合体能?

Higher Education Press

学校供餐计划(SFPs)作为全球改善儿童营养与发展的重要公共政策,已在161个国家覆盖3.88亿儿童。传统评估中,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等静态指标长期主导,但这些数据难以全面反映儿童的心肺功能、肌肉力量等动态健康状况。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赵启然教授等发表的一项研究中,首次将体能测试纳入评估体系,通过分析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NIP)的实施效果,为全球,特别是非洲国家优化学校供餐计划提供了新视角。相关文章已发表于《农业科学与工程前沿》(英文)(DOI: 10.15302/J-FASE-2025611)。

本研究以2016–2020年河南汝阳县40余万名中小学学生为样本,涵盖农村与城市学生的身高、体重、体能测试及健康指标。作为我国农村学校供餐计划的典型代表,汝阳县自2012年起实施NIP,为学生提供每日营养补贴,配套课间加餐与免费午餐。

结果显示,参与NIP显著促进了农村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发育:2016至2020年,农村学生的年龄别身高Z分数从0.10提升至0.35,体重指数的标准化得分(BMI-Z)从–0.02增至0.17,城乡儿童的生长差距持续缩小。更值得关注的是,农村学生的体能测试表现始终优于城市学生,且优势随参与时间扩大。

研究发现,尽管农村学生的BMI仍低于城市,但他们在体能测试中的持续优势表明:合理营养不仅支持生长,更能提升身体机能。例如,2020年农村学生的肥胖率显著低于城市,而消瘦发生率比城市低1.5%–2.9%,显示NIP在避免营养不良与肥胖风险间取得了平衡。长期追踪数据显示,供餐计划的效应具有累积性。这种“生长追赶”与“机能提升”的同步发生,印证了营养干预需结合动态健康评估的必要性。

非洲是全球学校供餐计划的重点区域,目前已有埃塞俄比亚、加纳等9国建立了全国性项目,但普遍面临饮食质量低、评估指标单一等挑战。我国的经验为这些问题提供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研究指出,非洲可借鉴我国的标准化营养指南:NIP通过明确每日餐食构成,确保学生获得均衡营养,这一模式可改善非洲学校餐食“能量过剩但微量营养素缺乏”的现状。其次,需建立包含体能测试的综合评估体系。此外,结合“本土采购”模式,如加纳通过采购小农农产品提升当地农业收入,可让供餐计划同时促进儿童健康与社区经济。

本研究证实,学校供餐计划对儿童的影响远超生长指标,体能测试应成为评估的核心维度。世界粮食计划署数据显示,有效的供餐计划每投入1美元可产生9美元回报,而加入体能评估后,政策制定者能更精准地优化餐食结构、分配资源。对非洲国家而言,这不仅是改善儿童营养的技术方案,更是通过健康干预打破“贫困-营养不良-教育落后”循环的关键抓手。

Disclaimer: AAAS and EurekAlert! are not responsible for the accuracy of news releases posted to EurekAlert! by contributing institutions or for the use of any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EurekAlert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