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Release

中国的煤炭战略教训可为环境合作提供信息

Reports and Proceedings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

2021年,中国单方面宣布,它将停止在海外新建以煤为燃料的发电厂,这一行动被誉为控制气候恶化的重要里程碑。然而,这一决定与中国继续支持国内使用燃煤电厂形成了对比。Christoph Nedopil在一篇《政策论坛》中讨论了这种二重性,并为这些决策的出炉提供了新的见解。据Nedopil披露,这些发现或可为改善与中国在环保方面的合作努力提供信息。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中国通过贸易、金融和投资而产生的国际影响已跻身世界之最,这对全球生物多样性和气候都有巨大影响。Nedopil认为,如果中国的国内外经济不发生转变就不可能成功地控制全球环境恶化的风险。然而,中国在支持国内用煤发电的同时结束在海外使用煤电的决定似乎与其它国家的计划不一致,甚至似乎与中国对环境保护采取“威权环保主义”的普遍看法也相抵触。Nedopil在此分析了中国的煤炭战略是如何形成的。作者认为,短期的经济与财政考量而非环境因素决定了中国在海外退出煤电的决策,这是由少数具影响力的支持退出煤电的利益相关方和国际合作伙伴促成的。另一方面,利益相关方施加的复杂压力使中国国内退出煤电的政治风险增加,后者决定了中国国内的环保议程,而该议程支持同时扩大煤电和可再生能源的生产。这些结果表明,由于对中国所面临风险的认知不同,与中国在环保方面的合作需要区分国内与国际因素。Nedopil认为,与中国在环保方面的国际合作应该基于经济和金融风险,而与中国国内方面的合作则需聚焦利益相关方的复杂性和知识外交。


Disclaimer: AAAS and EurekAlert! are not responsible for the accuracy of news releases posted to EurekAlert! by contributing institutions or for the use of any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EurekAlert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