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Jun-2025 英矽智能超额完成E轮融资,本轮累计募资总额约1.23亿美元 InSilico Medicine Business Announcement 中国香港和上海,6月16日——由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临床阶段生物医药科技公司英矽智能(Insilico Medicine)今日宣布,已于近期完成E轮融资全部交割。在投资者的支持下,本轮募资总额约1.23亿美元,超额完成既定目标,进一步彰显了公司独特双引擎业务模式的价值,即结合生成式人工智能平台和深厚的自主创新药物发现能力,实现持续强化学习推动科学创新。
16-Jun-2025 气候变化和物种相互作用正在改变欧洲棕熊分布。 University of Seville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由塞维利亚大学牵头的新研究发现,欧洲和土耳其棕熊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食物种类分布的影响,突显了物种间相互作用在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背景下塑造生态系统格局中的关键作用。 Journal Global Change Biology
15-Jun-2025 中山大学张家军教授团队提出了基于单分子成像数据解析HIV-1的转录启动和延伸 Research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近日,中山大学数学学院张家军教授团队和广东金融学院杨喜艳副教授合作,开发了一个基于单分子成像数据和随机动力学机制模型双驱动的框架,用来推断HIV-1的转录动力。该工作为深入理解HIV-1潜伏期调控机制及优化抗病毒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相关成果以“Deciphering HIV-1 Transcription Initiation and Elongation from Single-Molecule Imaging Data”为题发表在Research上。 Journal Research Funder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Special Projects in Key Fields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Guangdong Province of China
15-Jun-2025 用超声波当“开关”开发无创精准抗癌新技术 Science China Press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传统化疗常因误伤健康细胞导致严重的毒副作用,而依赖肿瘤自身条件激活的“前药”技术效果不稳定。因此,研究团队突破性开发出超声波驱动疗法,通过低强度声波精准激活肿瘤内“休眠药物”。实验中,担载前药与催化剂的纳米颗粒在超声作用下可实现99%的肿瘤抑制率和66.7%的治愈率,为癌症精准治疗提供了一种无创的新方案。 Journal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15-Jun-2025 属间杂交中精巢维持生育能力的基因组与染色体结构研究 Science China Press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探讨了团头鲂和翘嘴鲌的属间杂交子代中维持生育能力的基因组变化特征。通过分析精巢的基因组结构变异、基因表达及染色质结构变化,发现保守的等位基因和精巢特异基因在维持生育功能中的关键作用,并揭示rnf212b 等生殖调控基因对该杂交鱼精巢生育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Journal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13-Jun-2025 肿瘤细胞上的一个“别吃我”信号蛋白可促进某些癌症的免疫逃逸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 据一项涉及临床前动物模型和人体细胞的新研究披露,一种可帮助肿瘤细胞逃避免疫清除的糖蛋白或能成为治疗某些癌症的一个有希望的新靶点。该研究还表明,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阻断这种分子可减缓癌症在小鼠体内的进展,并且对非人类灵长动物没有毒性。这些发现或能在将来为某些血癌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肿瘤微环境中的巨噬细胞会通过吞噬癌细胞来抑制肿瘤生长。然而,肿瘤细胞可通过表达抗吞噬蛋白而帮助它们逃避被巨噬细胞的清除。因此,有必要改进癌症免疫疗法,使其能够抑制抗吞噬分子与巨噬细胞受体间的相互作用而增强对肿瘤的清除能力。Cheng Zhong 和同事在此研究中发现,在小鼠的多种血癌模型中,免疫糖蛋白 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 (PSGL-1) 对肿瘤进展颇为重要。他们确认,肿瘤细胞中的 PSGL-1 会阻碍其与巨噬细胞整合素 LFA-1 的相互作用。这反过来又会抑制巨噬细胞下游的促吞噬信号并阻止吞噬作用,从而使肿瘤细胞逃脱被巨噬细胞的清除。对病人数据库的分析显示,人类 PSGL-1 (hPSGL-1) 的高度表达与急性髓系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的生存率低下有关。Zhong 等人开发了一种可识别 hPSGL-1 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发现该抗体似乎可安全地用于恒河猴。此外,该抗体可触发巨噬细胞对培养中的病人肿瘤细胞的吞噬作用,抑制小鼠体内所携带的人类肿瘤的生长,尤其是在与化疗结合使用时。作者写道:“PSGL-1 或能成为难治性人类血癌的生物标记;这些癌症对现有的免疫疗法反应不佳,而阻断 PSGL-1 代表了对这些癌症的一种可能有效的免疫治疗策略。” Journal Science Immunology
12-Jun-2025 具核梭杆菌在结直肠癌中的“帮凶”角色及治疗策略--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魏炜、郑迪威团队最新综述 Research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作为全球高发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与肠道微生物组紊乱密切相关。近年来,兼具病原体和共生菌特性的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 Fn)被证实为CRC发生发展相关的重要促癌菌。Fn在健康人群中主要定植于口腔,而在CRC患者肠道内呈现显著异常增殖。研究表明,Fn可通过多维度机制重塑肿瘤微环境,不仅直接加速肿瘤增殖与转移进程,还会诱导化疗耐药与免疫抑制效应。本综述系统解析了Fn在CRC中的分子调控网络,并前瞻性探讨靶向消减Fn的精准治疗新范式。 Journal Research Funder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ational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China Postdoctoral Science Foundation
12-Jun-2025 科大研究團隊利用旋磁零折射率超材料 研發嶄新光波操控機制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研究團隊利用一種名為「旋磁雙零折射率超材料」(GDZIMs)的全新光學極端參數超材料,研發出一種基於GDZIMs的嶄新光波操控機制,有望革新光通信、光學成像(用於生物醫學)和納米技術等領域,推動集成光子芯片、高保真光通信及新型量子光源的發展。這項研究由科大賽馬會高等研究院臨時院長兼物理系講座教授陳子亭教授,以及物理系訪問學者張若洋博士共同領導,並已發表於《自然》期刊。 Journal Nature
12-Jun-2025 企业全力推行四天工作制可提高生产力 Universidad Carlos III de Madrid Reports and Proceedings 如果企业切实落实四天工作制,不仅能提高生产力,还能改善员工工作生活平衡、增强人才留任意愿。这项由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学(UC3M)协调的研究,今日在欧洲议会发布了关于欧盟多国劳资协商制定的创新型工时政策报告。
11-Jun-2025 信鸽机器人户外飞行高度调控 Research 为了解决信鸽机器人在户外飞行高度控制方面的难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戴振东教授团队与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脑机接口与融合智能团队展开深入合作。研究团队首次将信鸽机器人飞行调控研究从室内拓展至户外真实飞行环境,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鸽中脑蓝斑核(Locus Coeruleus, LoC)的定量神经刺激方法;通过围绕刺激频率(SF)、刺激间隔(ISI)和刺激周期(SC)三个关键参数,系统探究它们对于信鸽机器人飞行高度控制的影响。 Journal Research Funder Research Fund of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echanics and Control for Aerospace Structures, Scientific Research Starting Foundatio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tional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