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Releases
Updates every hour. Last Updated: 10-Aug-2025 13:11 ET (10-Aug-2025 17:11 GMT/UTC)
28-May-2025
对病人的研究揭示了严重创伤后导致女性死亡率偏高的因素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
一项新的研究确认了一种会加剧创伤和失血带来的毁灭性次生灾害的蛋白,并证明这种次生性致病途径在女性患者中尤其活跃。这些发现揭示了一种新的性别特异性机制;该机制决定了身体对重度损伤的反应方式,并提示一种已获批准的药物或可改善男女患者在创伤后的临床转归。重度损伤造成的创伤和失血可能会引发一种危及生命的级联反应,即所谓的系统性风暴(systemic storm)。当死亡和濒死细胞将其内容物释放到血液中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它会导致全身性炎症并增加住院患者的死亡风险。创伤仍然是全球年轻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科学家想知道预防“系统性风暴”是否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Xuejing Sun 和同事在该病的小鼠模型中进行了代谢和蛋白分析。他们用各种细胞死亡抑制剂对这些小鼠进行了治疗,并将一种名为消皮素D (Gasdermin D)的蛋白基因删除;该蛋白与炎症和细胞死亡密切相关。尽管每种抑制剂都能部分性地预防该全身性风暴,但作者观察到,受到消皮素D 抑制剂双硫仑(disulfiram)治疗的小鼠所得到的保护作用最强。该团队随后使用新开发的多组学评分系统(multiomics scoring system)对创伤患者的数据进行了解析。据他们观察,在这些数据中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并指出女性患者的消皮素D 特异性评分远高于男性患者。进一步的小鼠研究显示,用双硫仑治疗或删除消皮素D基因均能促进男女患者的血压恢复,但其对女性患者的益处最大。Sun 等人警示:“阐明两性间差异的分子基础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 Journal
-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8-May-2025
英矽智能与合作伙伴发现强效WDR5-MYC相互作用抑制剂
InSilico Medicine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通过将生成化学与先进基于物理建模模块AlChemistry相结合的双引擎方法,研究团队识别并验证了具有亚微摩尔亲和力的创新化合物,实现了35倍的抑制活性提升。
- Journal
- Chemical Biology & Drug Design
28-May-2025
了解用鹽的文化差異有助於降低鹽用量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美國心臟協會期刊》上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在所有人種和民族中披薩、湯和雞肉是鈉攝入的主要來源
- Journal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8-May-2025
紧密连接蛋白11在流感病毒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中发挥关键作用
Science China Press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研究人员发现,紧密连接蛋白11在流感病毒的内吞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它通过破坏流感病毒内吞受体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亚型2与钙离子激活的大电导钾离子通道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使多聚的F-actin解聚,从而促进网格蛋白包被的流感病毒运输体的成熟。
- Journal
-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28-May-2025
硅藻介导的钙化过程对海洋生物泵机制影响的研究
Science China Press
硅藻是海洋生物泵的主要参与者,然而在已知的硅藻驱动碳封存途径中,尚无硅藻诱导碳酸钙析出的文献报道。本研究提供了中肋骨条藻细胞表面的测量数据,首次揭示了硅藻介导钙化的新途径,有助于重新评估海洋碳通量和碳封存效率。《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发文报道了该成果。
- Journal
-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27-May-2025
ADHD研究先驱揭示基因与行为之间的生物学通路
Genomic PressReports and Proceedings
Barbara Franke教授是全球被引用最多的前1%科学家之一,在最新的Genomic Press访谈中分享了她从分子生物学到精神遗传学的历程。她的开创性研究阐明了从基因变异到ADHD行为改变的生物学通路,结合生物信息学、脑成像和实验模型,彻底改变了精神病学诊断和治疗方法。
- Journal
- Genomic Psychiatry
27-May-2025
基于纯数据驱动的Transformer模型对2023~2024年热带太平洋气候状态的实时预测
Science China Press
热带太平洋在2020~2022年经历了连续三次的拉尼娜事件之后, 其未来气候状态的演变成为主要的关注焦点。该文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构建了纯数据驱动的Transformer模型(命名为3D-Geoformer), 相比于基于数理方程的动力模式, 3D-Geoformer具有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 成功应用于2023~2024年间热带太平洋海气耦合系统多变量三维(3D)温度场的实时预测,并结合敏感性试验进一步增强了模式的可解释性.《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发文报道了该成果。
- Journal
-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24-May-2025
科大研發新型彈性合金 溫度變化達普通金屬20倍 能效達卡諾極限90% 革新固態熱泵技術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工學院的研究團隊成功研製出一款新型彈性合金Ti₇₈Nb₂₂,該材料具備高效固態製熱效能,而且在彈性變形過程中所表現的可逆溫度變化能力,為普通金屬的20倍,為傳統的蒸氣壓縮製冷和熱泵技術提供環保的綠色替代方案。
- Journal
- Nature Communications
22-May-2025
栖息地变迁和人类的猎杀导致了树懒的演变和灭绝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古时的树懒体型大小不等:从迷你型的攀爬树懒到巨型的地栖树懒都曾经存在于世。研究人员如今报告称,树懒体型的多样性很大程度上受其栖息地的影响,而它们数量的急剧下降很可能是受到人类活动压力不断增加的结果,而人类活动的压力也引发了大型地栖树懒的灭绝。作者表示,如今的小型树栖型树懒是一个曾经多样化物种的最后残余,它们之所以能幸存下来,可能是因为它们栖息在与世隔绝的森林冠层之中,从而躲避了来自人类的直接压力。虽然如今仅存两种小型的树栖属树懒(它们主要分布在中、南美洲的热带雨林之中,)但树懒(Folivora)却代表了美洲曾经存在过的品类繁多、数量众大且分布广泛的一个哺乳动物谱系。在新生代晚期,超过100个属的树懒占据着各种大小的栖息地;它们遍布美洲各地。一些陆生树懒身高可逾6米,体重可达数吨。然而,到了更新世末期,几乎所有这些陆生树懒都灭绝了。
Alberto Boscaini和同事研究了过去3500万年间树懒体型变异的扩张和衰退背后的驱动该种群最终快速灭绝的各种因素。通过将化石检测、DNA和蛋白测序及先进的演化建模相结合,Boscaini等人重建了67个树懒属的演化史,并测试了其体型的演变是否与栖息地、饮食、气候、捕食或其他生态压力有关。研究结果显示,对栖息地的偏好——树懒究竟是生活在树上还是地面——是左右其体型演变的主要因素。早期的树懒是体型庞大的地栖食草动物。但树懒向体型较小的树栖形态的转变发生了多次,尤其是在开阔地貌变大的时候。树懒的巨型化在数个谱系中是独立演进的,反映了它们对气候变冷和生态压力所呈现的适应性反应。然而,尽管树懒的兴盛繁衍长达数千万年,其体型的多样性在更新世则臻于巅峰,不过其数量却在约1万5000年前开始剧减。这种下降与当时的气候变化并不吻合,而是与人类抵达美洲有关。据Boscaini等人披露,有证据表明,人类的狩猎活动导致了大型陆生树懒的灭绝。
关注研究趋势的记者请注意,Gustavo Politis等人在2019年3月发表于《科学-进展》上的一项研究重点报道了大约1万2000年前人类在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狩猎屠戮巨型树懒的直接考古证据。
- Journal
-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