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Apr-2025 展台号334|英矽智能亮相AACR 2025,分享AI驱动的肿瘤治疗新进展 InSilico Medicine Meeting Announcement 英矽智能,一家由生成式人工智能(AI)驱动的临床阶段生物科技公司,将亮相2025年4月25-30日在芝加哥麦考密克会展中心举办的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英矽智能副总裁、全球AI平台负责人Petrina Kamya博士、英矽智能首席商务官Michelle Chen博士将率领资深业务拓展团队出席,欢迎与会者莅临334号展位开展行业交流和业务洽谈。
16-Apr-2025 在利用降雨捕获清洁能源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当两种材料接触时,其表面上的带电实体会受到轻微推动。这就是气球在皮肤上摩擦产生静电的原因。同样,流过某些表面的水也会获得或失去电荷。现在,有研究人员在《ACS Central Science》期刊上发表文章称已经利用这种现象,根据流经管道的雨状液滴进行发电。他们展示了一种新型流动模式,其产生的功率足以点亮 12 个 LED。 Journal ACS Central Science
14-Apr-2025 信鸽机器人户外飞行高度调控 Research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为了解决信鸽机器人在户外飞行高度控制方面的难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戴振东教授团队与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脑机接口与融合智能团队展开深入合作。研究团队首次将信鸽机器人飞行调控研究从室内拓展至户外真实飞行环境,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鸽中脑蓝斑核(Locus Coeruleus, LoC)的定量神经刺激方法;通过围绕刺激频率(SF)、刺激间隔(ISI)和刺激周期(SC)三个关键参数,系统探究它们对于信鸽机器人飞行高度控制的影响。 Journal Research Funder the Research Fund of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echanics and Control for Aerospace Structures,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Starting Foundatio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tional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14-Apr-2025 尾状叶切除术真的能改善肝门部胆管癌病人的手术效果吗?-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的重新评价 Science China Press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陈孝平院士团队联合湖南省人民医院和河南省人民医院等多家大型医学中心,针对肝门部胆管癌是否应该常规切除肝尾状叶这一热点问题开展了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Journal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14-Apr-2025 南加州大学科学家发现肠道与大脑的联系或影响自闭症儿童的行为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南加州大学(USC)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自闭症儿童的肠道失衡可能导致消化系统中代谢物失衡,最终干扰神经递质的生成,并影响行为表现。 Journal Nature Communications
14-Apr-2025 新型小分子手性 —— 阶梯手性 (Staircase Chirality) Research 美国德州理工大学、南京大学李桂根和梁睿斌教授团队通过设计和合成非天然氨基酸衍生物,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小分子手性类型——阶梯手性。这一原创成果为手性化学, 尤其是不对称合成和催化以及材料领域,带来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机会。相关研究成果以 “Discovery of Staircase Chirality through the Design of Unnatural Amino Acid Derivatives” 为题,发表在 Research上。 Journal Research Funder Robert A. Welch Foundation,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11-Apr-2025 心理压力可通过降低小鼠皮肤的免疫防御能力而促发细菌感染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 据新的小鼠研究披露,心理压力可以通过降低皮肤的免疫防御功能而增加细菌感染的易感性。研究显示,压力可通过激活脑-皮肤信号通路而导致皮肤成纤维细胞中抗菌肽的生成减少,从而更容易引发金黄色葡萄球菌(SA)的感染。Hung Chan 和同事写道:“我们的发现揭示了 [...] 减轻与心理压力相关的侵袭性细菌感染的潜在治疗靶点。”包括中性粒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在内的数种细胞可通过产生抗菌肽 cathelicidin (Camp)来控制皮肤细菌的扩散。先前的研究表明,压力会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 (HPA) 轴和交感神经系统,并通过诱导肾上腺素信号传导而改变免疫细胞功能。然而,因应心理压力而导致的宿主防御功能下降的具体机制尚未明确。Chan 等人在此研发出了一种小鼠的心理压力模型,它可引发循环肾上腺素升高并导致体重减轻。他们发现,承受心理压力的小鼠比无压力的对照组小鼠更容易发生皮肤的 SA 感染。阻断 HPA 轴的激活和肾上腺素能信号传导则可减少 SA 感染并防止心理压力引发的体重减轻。对皮肤的进一步分析显示,承压小鼠真皮成纤维细胞中的与脂肪细胞分化及免疫防御相关的几种基因被下调。研究人员证明,肾上腺素可抑制培养的成纤维细胞中 Camp 的生成;他们发现,成纤维细胞中缺乏 Camp 的小鼠会比对照组的野生型小鼠更容易感染 SA。Chan 等人判定,心理压力可激活真皮成纤维细胞中的 TGFβ 信号传导;他们证明,阻断该通路可增强抗 SA 感染的能力。作者推测,可抑制 HPA 轴活性的抗焦虑药物(如 Xanax)可能会影响抵抗皮肤细菌感染的免疫力。 Journal Science Immunology
11-Apr-2025 展台号5A14|英矽智能与您相约阿布扎比全球健康周 InSilico Medicine Meeting Announcement 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医疗保健领域的先驱,英矽智能高度重视全球会议上的前沿交流。在即将举行的阿布扎比全球健康周期间,英矽智能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lex Zhavoronkov博士和联合创始人兼总裁Alex Aliper博士将在多个专题讨论会上分享见解。此外,英矽智能积极寻求合作机会,欢迎各界人士莅临5A14展位进行面对面交流。
10-Apr-2025 KATRIN 实验确立了中微子质量的最精确上限:0.45 eV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KATRIN(Karlsruhe Tritium Neutrino,卡尔斯鲁厄氚中微子)实验的研究人员报告了迄今为止对中微子质量上限的最精确测量结果:设定为 0.45 电子伏特 (eV) ,不到电子质量的百万分之一。该发现为宇宙中最难以捉摸的基本粒子设置了更严格的质量范围,使得其物理学适用边界超越了“标准模型”(Standard Model)。中微子(一种电中性基本粒子)是宇宙中数量最多的粒子,它以三种不同类型或“味”存在:电子中微子、μ 中微子和 τ 中微子。这些味态的摆荡意味着单个中微子在传播时可转变为三种味态中的每一种类型;该现象提供了确凿的证据:中微子具有质量;这与“标准模型”最初假设的中微子无质量相矛盾。然而,它们的确切质量仍是粒子物理学的一大谜团。Max Aker 和 KATRIN 合作团队在此报告了 KATRIN 实验的前五次测量活动的结果。KATRIN 实验通过分析氚的 β 衰变来确定中微子的质量。在此衰变过程中,中子会转变为质子,同时会释放一个电子和一个电子反中微子——后者是中微子的反粒子。通过分析发射的电子和电子反中微子间的总衰变能量分布便可推算中微子的质量。在 2019 年至 2021 年间的 259 天中,KATRIN 合作团队测量了约 3600 万个电子的能量——这一数据集比之前的运行规模要大 6 倍。这些发现确定了电子中微子有效质量的最严格实验室上限:将其置于 < 0.45 eV (置信水平为 90%)。这一结果标志着中微子质量极限的第三次改进,比之前的极限提高了 2 倍。Loredana Gastaldo 在一篇相关的《视角》中写道:“KATRIN 实验的中微子质量测量计划将于 2025 年完成,届时将可获取 1000 天的观测数据。通过对从这个宏伟项目中获得的完整数据集进行分析。人们有望以 90% 的置信水平估算出接近预计值 0.3 eV 的电子中微子的有效质量。” Journal Science
10-Apr-2025 精神活性药物污染会改变野生鲑鱼的迁徙行为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据一项新的研究披露,在全球水道中被广泛检测到的抗焦虑药物氯巴占(clobazam)正在改变野生大西洋鲑鱼的迁徙行为。这些发现凸显了药物污染所致的生态后果无远弗届,揭示了即使痕量的精神活性药物也能破坏野生动物的基本生存行为。药物污染(尤其是水道中的污染)是一个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其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和公共健康皆构成重大威胁。目前,包括南极在内的全球水体中已检测到 900 多种活性药物或其衍生物。这些污染物原来是为了针对在演化中得到保守的神经生物学通路(它们在低浓度下仍然有效);它们会长期存在于环境中:即使是痕量的精神药物(如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已被证实能通过作用于神经通路而改变动物行为。虽然实验室研究能揭示其对行为的影响,但它们往往无法反映自然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它们会如何影响生态存系统也很难准确预测。通过实验室测试和多年的野外实验,Jack Brand 和同事就污染水体中的精神活性药物对大西洋鲑鱼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Brand 等人发现,抗焦虑药物氯巴占(一种常见的药物污染物)会在接触该污染物的鲑鱼脑中积累,从而改变鲑鱼穿过水坝通道的能力以及从河流到海洋的整体迁徙成功率。具体而言,这些发现表明,接触氯巴占会增加到达海洋的幼鲑数量,这可能源于氯巴占增强了鲑鱼甘冒风险的倾向并降低了其结伴群聚的行为。虽然鲑鱼的整体迁徙速度没有显著变化,但接触污染物的幼鱼穿过水电站大坝的速度加快,表明冒险行为的增加使其穿越障碍物的速度得到提升。然而,实验室中的实验显示,氯巴占会降低水中动物结群行动的凝聚力(尤其在捕食者存在时),因而可能增加其在野外被捕食的风险。据作者披露,这些发现凸显了药物污染会产生复杂的生态后果:精神活性药物引起的行为变化可能既会有助于迁徙,又会增加其在自然环境中易遭威胁的可能性。Brand 说:“我们的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即药物污染会如何改变动物在野生环境中的迁徙行为和生存状况。接下来,我们计划用高分辨率动物追踪工具和微型生物记录仪——可记录如压力水平等生理数据或检测捕食事件的微型电子标签——来追踪接触污染物鱼类的精细尺度运动,旨在确定药物污染引起的行为变化是否会影响其遭遇捕食的风险。我们对不同精神活性污染药物及其相互作用会如何影响迁徙成功的了解的增强将对预测其对鱼类种群的长期影响至关重要。在污染日益严重的世界中,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我们需要基于实证的政策来保护脆弱的物种和生态系统。” Journal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