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Releases
Updates every hour. Last Updated: 23-Oct-2025 13:11 ET (23-Oct-2025 17:11 GMT/UTC)
24-Sep-2025
某种抗体特征可能使人在接种疫苗后易患登革热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
科学家通过对 88 名登克希亚疫苗(Dengvaxia)接种者所做的分析发现了一种免疫标志征,后者可使人们在接种该疫苗后仍易感染登革热病毒。除了能解答登革热研究中的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之外,这些新的发现还强调了研究疫苗所生成的抗体质量而非仅是数量的重要性。登克希亚疫苗是首个获批上市的登革热疫苗;全球每年有近 4 亿人感染登革热。这款疫苗为已感染登革热者提供了强力保护,但该疫苗基本上已逐渐停止广泛使用。尽管如此,研究人员仍在继续研究登革热疫苗,试图找出与登革热防护相关的因素,因为这些因素或可为将来的疫苗设计提供参考。为探寻真见,Usama Ashraf 和同事分析了 88 名接种过登克希亚疫苗且有登革热既往感染史人群体内的免疫球蛋白 G。该研究团队检查了接种疫苗前后的抗体谱,旨在寻找接种后仍被感染者与未感染者之间的差异。他们的一个重大发现为:那些在接种疫苗后再次感染者的体内会含有更多的无岩藻糖基的登革热抗体(即抗体结构中缺少岩藻糖基)。研究人员随后在感染登革热的小鼠体内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探索;结果发现,给予无岩藻糖基化的 IgG 抗体会促进病毒复制。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无岩藻糖基抗体可通过与细胞中的 CD16 受体相互作用而令感染扩增。Ashraf 等人写道:“这些结果凸显了 IgG1 岩藻糖基化是接种疫苗后发生突破性 [登革热病毒] 感染风险的一个预测因子。”他们还补充道,CD16 也可能为改善登革热免疫反应提供靶点。
- Journal
-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3-Sep-2025
国防科技大学吴学忠、肖定邦团队提出一种可无控自稳定悬飞的昆虫级扑翼微飞行器
Research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国防科技大学吴学忠、肖定邦团队提出一种可无控自稳定悬飞的昆虫级扑翼微飞行器,该微飞行器的不仅可以无控自稳定飞行,还具备相应的抗干扰飞行的能力, 相关成果以“An Insect-Scale Flapping-Wing Micro Aerial Vehicle Inspired by Tumblers Capable of Uncontrolled Self-Stabilizing Flying”为题发表在Research上(Research, 2025 DOI: 10.34133/research.0787)。
- Journal
- Research
- Funder
-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23-Sep-2025
Observer|引领AI未来,Alex Zhavoronkov博士入围AI Power Index榜单
InSilico MedicineGrant and Award Announcement
近期,专注记录具有全球影响力人物的纽约《观察家报》(Observer)发布AI Power Index榜单,遴选全球100位推动人工智能跨行业发展的全球领袖。英矽智能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兼首席商务官Alex Zhavoronkov博士入选,其在生物技术与AI交叉领域的独特贡献获得表彰。
23-Sep-2025
科大團隊開發嶄新膜蛋白提取方法 拓寬生物學研究範圍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由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生命科學部黨尚宇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就開發了一種基於囊泡的新方法,能夠保留天然脂質環境,促進後續的結構和功能研究。
- Journal
-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2-Sep-2025
武汉大学黄卫华课题组纳米传感器监测巨噬细胞溶酶体pH对ROS/RNS稳态的调控作用
Research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武汉大学黄卫华教授、法国高师Christian Amatore教授与其合作团队,通过纳米电化学传感器定量检测了巨噬细胞溶酶体pH对活性氧/活性氮(ROS/RNS)稳态的调控作用。该研究揭示了溶酶体pH值对免疫细胞的调节机制,对自身免疫病和癌症等溶酶体相关疾病的靶向治疗具有潜在促进作用。相关成果以“Nanoelectrochemical Monitoring of pH-Regulated Reactive Oxygen and Nitrogen Species Homeostasis in Macrophages Lysosomes during Phagocytosis”为题发表在Research上(Research, 2025, DOI: 10.34133/research.0733)。
- Journal
- Research
- Funder
-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China Postdoctoral Science Foundation, Postdoctoral Project of Hubei Province
22-Sep-2025
英矽智能与迈威生物、皓元医药达成战略合作协议,高效推进ADC药物的创新和开发
InSilico MedicineBusiness Announcement
2025年9月17日,上海 —— 英矽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迈威(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8062.SH)、上海皓元医药股份有限公司(688131.SH)今日正式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创新、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协力打造覆盖数百靶点的新型ADC化合物库,筛选并推进下一代ADC候选分子,加速创新ADC药物的产业化落地。
21-Sep-2025
白津、李中伟团队发现PRMT5是调控肾癌细胞铁死亡进程的关键因子
Research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近期,徐州医科大学白津教授团队与皖南医学院李中伟教授团队聚焦于肾细胞癌中的铁死亡分子调控机制,揭示了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PRMT5)通过精氨酸对称性二甲基化修饰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4(ACSL4),促进其蛋白降解,从而抑制肾癌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并降低细胞对铁死亡的敏感性。该研究首次明确了PRMT5在肾癌细胞铁死亡调控中的关键作用,为肾癌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与潜在靶点。相关成果以“PRMT5-Mediated Arginine Methylation of ACSL4 Attenuates Its Stability and Suppresses Ferroptosis in Renal Cancer”为题发表在Research上(Research, 2025, DOI: 10.34133/research.0789)。
- Journal
- Research
- Funder
- Nature Science Foundation of Jiangsu Province, China, Outstanding Youth Project of the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Research in Anhui Province, Major Project of the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Research in Anhui Province, Launch Foundation for High Level Talent Research of Wannan Medical College, Wannan Medical College Student Research Grant, Jiangsu Provincial Key Medical Discipline, The Project of Invigorating Health Care through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19-Sep-2025
为在细胞毒性 T 细胞攻击靶细胞时提供新鲜补给,细胞核会自己重新定位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
一项新研究揭示了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CTLs)内部的快速变化会如何在其接触靶细胞时促进对靶细胞的杀伤。该研究发现,CTL 细胞核会向免疫突触(即细胞接触部位)移动,并积聚可支持基因表达早期爆发的转录因子。这些事件共同促成了细胞毒性细胞因子的上调,并将新合成的蛋白输送至免疫突触。先前的研究表明,在几分钟内,CTL 与靶细胞的相互作用会激活 T 细胞受体(TCRs)并触发中心体(一种调节细胞结构和细胞内运输的细胞器)向免疫突触移动。在此之前,转录因子 NFAT 会易位至细胞核中,并发生转录的早期爆发。Yukako Asano 和同事在此研究了 CTL 会如何协调这些快速事件以促进靶细胞的消灭。研究人员利用小鼠 CTL 细胞的体外 3D 活细胞成像技术观察到,CTL细胞核会在接触靶细胞后的一分钟内开始极化。该过程会先于中心体迁移,并将细胞核定位于 TCRs 在免疫突触中聚集的部位。细胞核会停留在突触处,直到中心体停靠对接并在几分钟后回缩。研究人员还判定,NFAT 和 NF-κB 在细胞核极化至突触时会转移到细胞核,并证明肌球蛋白 IIA 会介导细胞核极化和转录因子易位。抑制细胞核迁移可阻止蛋白质的合成上调以及 IFN-γ 和 TNF 等细胞因子的早期转录。作者推测,细胞核极化使 CTL 能通过早期转录产生细胞因子来招募其他细胞,并促进新合成的蛋白质(包括 TCRs)向突触输送以攻击靶细胞。
- Journal
- Science Immunology
19-Sep-2025
“化学强力胶”将γδ T细胞变成杀癌忍者
Science China Press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北京大学的合作研究团队开创性地运用化学工程手段,为γδ T细胞的肿瘤靶向效率注入了全新活力。研究人员借助糖代谢标记和点击化学技术,将精准识别癌细胞的抗体巧妙地“编织”进γδ T细胞的表面,犹如为其装上了“导航仪”,使其在体外与体内实验中均展现出强大的细胞毒性和抗肿瘤效能。这一突破性的策略,为癌症的“活体药物”——过继性细胞治疗,开辟了光明而广阔的前景。
- Journal
- National Science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