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Highlights 中文
Updates every hour. Last Updated: 4-Nov-2025 20:11 ET (5-Nov-2025 01:11 GMT/UTC)
11-Jun-2025
信鸽机器人户外飞行高度调控
Research
为了解决信鸽机器人在户外飞行高度控制方面的难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戴振东教授团队与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脑机接口与融合智能团队展开深入合作。研究团队首次将信鸽机器人飞行调控研究从室内拓展至户外真实飞行环境,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鸽中脑蓝斑核(Locus Coeruleus, LoC)的定量神经刺激方法;通过围绕刺激频率(SF)、刺激间隔(ISI)和刺激周期(SC)三个关键参数,系统探究它们对于信鸽机器人飞行高度控制的影响。
- Journal
- Research
- Funder
- Research Fund of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echanics and Control for Aerospace Structures, Scientific Research Starting Foundatio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tional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10-Jun-2025
太阳抵近探测任务
Beijing Zhongke Journal Publising Co. Ltd.
太阳抵近探测任务(Solar Close Observations and Proximity Experiments, SCOPE)计划将探测器送至仅5 R⊙的距离,并实现64.9°的高轨道倾角,在全新位置上探测和观测太阳,获取前所未有的高分辨率、高精度观测资料。该任务目的是阐明太阳爆发和日冕加热背后的机制,并且直接测量日冕磁场。《天文技术与仪器》近期发文报道了该成果。
- Journal
- Astronomical Techniques and Instrument
10-Jun-2025
马里亚纳海沟深渊微生物胞外酶的保压酶活性特征
Science China Press
微生物胞外酶在海洋有机物的转化和矿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影响海洋碳封存等过程。上海海洋大学方家松教授团队研究了马里亚纳海沟全海深水柱中微生物胞外酶的常压和保压酶活性,结果表明传统上在常压条件下测得的酶活性不能真实代表原位微生物活性,突显了保压采样、保压转移和保压酶活性测定的重要性,为全面理解海洋微生物胞外酶活性提供了重要研究基础。相关成果发表于《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 Journal
-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6-Jun-2025
华北地区暖季雷暴大风对流系统的触发、组织类型及环境条件
Science China Press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孙建华研究员团队对暖季华北雷暴大风的时空分布、组织类型特征进行研究,并比较了雷暴大风型和非雷暴大风型对流系统的触发环境。这些发现为提高华北地区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提供新的参考,《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发文报道了该成果。
- Journal
-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5-Jun-2025
粟和黍的氮稳定同位素组成是反映施粪肥行为的可靠指标
Science China Press
粟和黍的田间和盆栽施肥实验进一步明确了粟、黍种子δ15N值是反映施粪肥行为的可靠指标并建立了考古遗址出土粟、黍遗存δ15N值与施肥水平的对应关系。古代粟和黍的δ15N数据揭示了中国北方史前粟作农业施肥管理的普遍性。
- Journal
-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28-May-2025
硅藻介导的钙化过程对海洋生物泵机制影响的研究
Science China Press
硅藻是海洋生物泵的主要参与者,然而在已知的硅藻驱动碳封存途径中,尚无硅藻诱导碳酸钙析出的文献报道。本研究提供了中肋骨条藻细胞表面的测量数据,首次揭示了硅藻介导钙化的新途径,有助于重新评估海洋碳通量和碳封存效率。《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发文报道了该成果。
- Journal
-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27-May-2025
基于纯数据驱动的Transformer模型对2023~2024年热带太平洋气候状态的实时预测
Science China Press
热带太平洋在2020~2022年经历了连续三次的拉尼娜事件之后, 其未来气候状态的演变成为主要的关注焦点。该文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构建了纯数据驱动的Transformer模型(命名为3D-Geoformer), 相比于基于数理方程的动力模式, 3D-Geoformer具有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 成功应用于2023~2024年间热带太平洋海气耦合系统多变量三维(3D)温度场的实时预测,并结合敏感性试验进一步增强了模式的可解释性.《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发文报道了该成果。
- Journal
-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20-May-2025
解密地球的过去:数据同化如何革新古气候学研究
Science China Press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发表了来自北京大学研究人员的一篇综述,提供了有关重建地球系统古气候状态的实用建议和新见解。文章探讨了重建深时地球气候历史的挑战,并描述了如何使用先进的数据同化方法来结合古气候替代指标和地球系统模型以解决这些问题。该研究综述了这些方法在提高研究准确性和指导未来古气候研究中的潜力。
- Journal
-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